【推荐】1912年后清朝不平等条约的数亿白银赔款最后怎么解决大清基金

清朝灭亡前的几十年,大概只做了两件事。

第一、割让土地和赔偿金。

第二,准备下一次割让土地和赔偿。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70多年来已签订了30余个大大小小的不平等条约。

西方列强想要土地、金钱和商业港口。能拿就拿,拿不走就分期拿。

面对强大的舰船和大炮,腐朽没落的清朝束手无策。

在《马关条约》中,日本索要3亿两白银,夺取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及其附属岛屿,索要长江和吴淞口岸的通航权。

在沙俄、法国、德国等列强的干预下,日本将白银减至2亿两,放弃了辽东半岛。比这更狠的是1901年的《辛丑条约》,清朝需要向11国列强支付4.5亿两白银,39年还清,本息合计9.8亿两。把中国的关税和盐税等作为赔款抵押,列强可以在北京到山海关的沿线驻兵。

按照现在的说法,这就是“套路贷”和“高炮”。

我们的铁路必须由外国强权建设,这样他们才能深入腹地。

我们的海关,要让外国列强来管理,这样他们才可以在船上安装枪支。

我们的经济必须由外国列强控制,这样他们才能控制中国命脉。

这就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辛亥革命一声枪响,满目疮痍的清朝退出了历史舞台,却将一堆烂账,留给后人。

未还完的欠款和许诺过的特权,还做不做数?

面对这样的问题,新成立的中华民国政府很快就发表了公告。

在《中华民国成立孙大总统告友邦人士书》中,明确说明:

其一,革命以前,清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均有效。

其二,革命以前,清政府所借外债、所认赔款,均有效,由民国政府承担。

其三,革命以前,清政府所让出的权利,均有效,民国政府照办。

没办法,这种胯下的屈辱不接受是不行的。

不认债不想还,就得认人家的坚船利炮。

临时政府已经成立,只是势力太弱,又山头林立,各怀鬼胎。南方宣布独立的各省名义上隶属于临时政府,但大多是“不听宣传”的诸侯,孙中山也难以指挥。

另一方面,也应了古语: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虽然清朝名义上已经死了,但溥仪仍然可以作为皇帝住在紫禁城。清皇室的势力还在,说不定哪天就复活了。

因此,临时政府要想获得国际社会的支持,就必须低头取悦。而当时所谓的“国际社会”,其实就是那些入侵的大国。自己的实力还不够,需要得到支持。仅凭这两点,这些烂账就必须赔偿。

当然,可能有人会问:“如果就是不赔偿,会怎么样?”

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

如果真的撕破脸,不仅会被人打死,而且还留不住钱。

因为当时的经济命脉已经掌握在列强手中。清朝抵押了关税和盐税。

自第二次鸦片战争以来,“海关”一词似乎已被外国列强从我们的字典中抹去。

从1861年到1944年,83年来,我们的海关一直掌握在列强手中。

连续3个海关总税务司司长全是英国人。

第一个是赫德,他从 1861 年到 1908 年。

第二个是安格联,他从 1911 年到 1927 年。

第三个是梅乐和,他从1928年至1944年。

这样的屈辱贯穿了晚清、北洋政府、国民党政府,在中国人民身上持续了近一个世纪。

钱袋子在别人手里。即使我们不想付钱,人们也可以直接通过海关收入“自动转账”。

打不过别人,就只能打着牙往肚子里吞!

清朝可以一次性还清的大大小小的赔款有很多,比如《南京条约》的2100万银元,《北京条约》的800万两白银。

《马关条约》经过谈判,虽然从三亿两减少到两亿两,但当时的清朝已经是千疮百孔,不可能一下子拿出这么多银子。该怎么办?

清朝见小日本急债催债,只好向俄、法、德借债。 既然是贷款,就必须抵押。这一次,俄国拿到了在东北修建铁路的权利,法国拿到了广州湾,德国拿到了胶州湾。

裤子都赔没了,《辛丑条约》中的四亿五千万两白银清朝只能“分期付款”,一直赔到1940年,本息共计9.8亿两,不包括部分省区赔款。

自签订《辛丑条约》以来,到清朝灭亡,已赔付2.5亿两。而剩下的7.3亿两也成为他们留下的最大一笔烂账。

事实上,在清朝灭亡的同时,世界格局也在不断演变。

随着当时形势的变化,《辛丑条约》中需要支付给11个列强的部分白银不用再给了。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和奥匈帝国战败,德国被迫放弃这项赔款。奥匈帝国解体,奥地利与匈牙利也相继放弃了奥匈帝国的赔款。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苏联宣布放弃俄国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包括还没赔偿的赔款。

除了这些不赔,还有“庚子退款”。《新丑条约》中,4.5亿两白银被列强瓜分的比例大致为:俄国29%、德国20%、法国15.8%、英国11.2%、日本7.8%、美国7.3% , 意大利 5.9% %,比利时 1.9%,其余均不足 1%。

美国能拿到的,不多,但也不算少,超过3200万两。

1904年,清政府驻美公使梁成与美国谈判,商讨退赔款问题。

赔偿已经支付了,为什么还可以要求他们退款?

因为梁程发现了一个问题,于是虚报了赔偿金额,他们多拿了。

《辛丑条约》签订后,一些列强曾提出不以白银结算,而以黄金结算,目的是为了得到更多。

梁程继续在美国游说。经过几年的斗争,他终于在1908年促使美国议会通过决议,退还部分赔款。

时至今日,仍有不少人对美国的“庚子退税”心存感激。这是最让我困惑的。

A抢了B的钱,被B抓住了说自己抢的太多了,决定要还一部分。这能叫“A公正仁慈”吗?

在美国第一次“庚子退款”之后,接下来的十年,英国、法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等国家也有部分退款。

自始至终,没有退款,只有日本。 (德国战败后,他们在中国的特权也被日本继承了。)本质上,小日本拿走了我们的钱并入侵了我们。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国民政府继续向日本赔款。

1937年,数十万中国军民在上海流血,30万余人的灵魂被埋葬在南京。小日本的飞机大炮就是用我们的白银制成的。

1939年,国民政府宣布不再支付日本赔款。此时距离39年的“分期付款”期限还不到一年,他们该拿的都拿了。

自《辛丑条约》签订之日起,至1939年1月,国民政府发出停止支付赔款的通知。赔款总额为6.64亿两,扣除英国和美国等的退款后为5.76亿两。

“庚子退款”的主要用途是教育。这是一件好事,是的。

但外国列强这样做的意图并非出于善意。

亡国并不可怕。在潜移默化中,灭掉一个国家的文化,才是杀人诛心。

1898年,张之洞发表《劝学篇》,吸引了众多学生赴日留学。

随后几年,日本在华势力的逐年增长引起了美国的关注。

1906年,美国伊利诺大学校长詹姆士说:“哪个国家能够教育这一代中国青年,就将在精神、商业上取得最大收获。”

于是,第一笔“美国”“庚子退款”,就做出了承诺,其中一半用于资助中国学生赴美留学。不言而喻,这次的用意是要以教育为突破口,培养一批亲美的“代理人”。

1908年,美国要求尚未垮台的清朝,在退款的前4年,中国每年至少派出100名学生赴美。,第5年以后,每年至少派50人到美国,直到退税用完为止。对于这些学生,美国还规定80%要学习农业、机械工程、采矿、理化、金融等,20%要学习法律、政治、财经、师范教育等。

与此同时,美国与清朝商定要在北京建立一所留美训练学校。

1909年,游美学务处在北京成立,这也就是现在清华大学的雏形。

到1930年代,美国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中国留学生最多的国家。他们在中国创办的12所宗教大学中,著名的燕京大学就在其中。

中国亲美势力的发展,让其他列强眼红,纷纷向美国学习。退款大部分用于教育文化事业,或用作外资银行发行的内债基金。

其中,法国是最鸡贼的。

他们把这些赔款变成了基金,在中国发行和销售,一分钱都没有退,反而从中国拿走了一大笔钱。

所谓“退款”,列强并没有把真金白银交给中国,而是要求各个文化团体自己向他们申请。

这样的套路太可怕了。拿了我们的钱,用它来收买老百姓的心。

对于这些文化群体和老百姓来说,从他们自己的政府那里拿钱,和从外国人那里拿钱是不一样的。

久而久之,老百姓很容易形成一些舆论:“政府的钱你拿不到,但外国人可以拿到。”

兴办教育,是惠及民生的好事但是,

好事的背后是别有用心以办教育为由,

行文化入侵之举,这是最可怕的。

自动测量仪

影像仪

上海光学影像测量机服务好

本文地址:http://www.cj8845.cn/111720.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 【推荐】190多万的小区消防维修费该由谁买单公共基金维修费
下一篇: 【推荐】1918年中国工人加入十月革命把日本干涉军赶出俄国打日本到底多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