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父母配偶账户打新、随便弄个账户组炒股,对不起,以后这样的操作,都可能是“违法行为”。
新《证券法》落地后,券商开始从严监控
“出借或借用他人股票账号操作”
的问题。
这也意味着,法律将对过去出借或借用他人股票账户进行操作的行为进行严格限制。同时,按照最新规定,违规出借或借用账户,最高处罚将高达50万,违法成本也会大大提高。
不过,在全面落实账户实名制的问题上,如何界定出借或借用账户行为,尤其是亲属借用账户行为;违法操作账户后,如何确定出借人的法律责任;以及代客理财、场外配资等场景下,账户出借人或借用人的各自责任,可能仍需进一步明确。
受新证券法关于个人帐号不得出借影响,受新证券法关于个人账户不得出借的影响以及长线资金撤离的担忧,二级市场B股上演了集体暴跌的行情。5月12日上午,B股指数跌近7%,超10只B股跌停,20只B股跌超9%以上。截至当天收盘,B股指数跌幅略有收窄,
但仍超5%以上,当天成交额超3亿。
随意将股票账户借给别人
出借个人一样要被罚
新《证券法》落地后,账户实名制的落实要求越来越严格。
近期,不少券商开始从严监管“出借或借用他人股票账户操作”的问题。
有头部券商营业部相关人士指出,
近期会对个人账户下的监控进行严格管理,若同一设备出现多个账户交易情况,可能会重点关注并对账户持有人进行回访确认。
如果没有及时获得反馈或者回访找不到真正账户持有人,将会对这类账户进行冻结。
“这也是配合最新监管要求,各家券商同步作出的一个调整。按照新《证券法》的要求,出借或借用账户的行为将被禁止,若券商营业部负责的客户账户管理不到位,最终监管部门也会追究中介机构的责任,因此这方面的要求也会严格。”
据了解,已有投资者反映,称接到券商统一发布的通知,
“凡同一部手机,或者同一个电脑IP地址,不得登录两个以上不同身份账户交易。”
若超出系统识别的规定,将会对账户进行预警,后续还会面临账户被冻结的情况。
上述营业部人士表示,目前仅限制个人开立的5个账户登录,
若超出5个以上账户使用同一设备,同样会重点监控。
据悉,这类从严操作的指引,正是来自于新《证券法》对于账户出借或借用的情况作出的最新规定。
根据新《证券法》第58条及第195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规定,出借自己的证券账户或者借用他人的证券账户从事证券交易。违反本法第五十八条的规定,出借自己的证券账户或者借用他人的证券账户从事证券交易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处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此前,2014版《证券法》对应的相关规定时,禁止法人非法利用他人账户或出借证券账户,违法规定,将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或五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三万元,处以三万元以上三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从两个版本的条款规定看,
禁止对象范围从法人延伸到了任何单位和个人;罚款数额也从最高三十万以下到最高五十万以下,违法成本大大提高。
难怪有券商人士表示:“监管和处罚力度都比以前更大了。”
受禁止账户借用规定冲击
B股掀起跌停潮
值得注意的是,受新证券法关于个人帐号不得出借影响,
二级市场B股意外出现集体跌停的行情。
据wind数据显示,5月12日上午,B股指数跌近7%,超10只B股跌停,20只B股跌超9%以上。
截至当天收盘,B股指数跌幅略有收窄,但仍超5%以上。12只B股跌幅超9%以上。
而从B股发展的28年来看,它既见证了我国证券市场的起起伏伏,又见证了自己从当年的小甜甜逐步沦为如今的牛夫人的尴尬历史。
B股是人民币特种股票。
它是以人民币标明面值,以外币认购和买卖,在中国境内(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外资股。
B股公司的注册地和上市地都在境内,2001年前投资者限制为境外人士,2001年之后,开放境内个人居民投资B股。
在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初期,B股被当做对外开放、吸引外资投资中国企业的本土市场开始出现,
从历史走势上看,它和A股一样经历着类似的牛熊周期转换,更有B股是A股领先指标的说法。
通过回顾当年的历史来看,早在1992月2月真空B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的上市发行,便宣告了它的诞生,资料显示,在当时B股向境外投资者开放的2个半月内,
它就上涨了198%,而同期沪指的涨幅仅有14%,
从估值角度看,当时B股的市盈率在8倍上下波动,与A股的20-40倍市盈率低了很多。
而在2001年2月19日,B股对内地自然人开放推动了其在21世纪的第一轮暴涨,最高触及到了241.61点,涨幅达到了188.67%。之后2007年的股权分置改革牛市和2015年,它都没有缺席过。
虽然B股在刚开始的10年里给投资者带来了不小的赚钱效应,
但是在2001年这轮暴涨之前,B股的鸡肋效应就开始显现......
不足百股交易 20年无IPO 8股已成仙
如果以今日收盘的数据来看,B股市场的上市公司仅有96家,最近一次的上市记录仍旧定格在(已改名为*ST舜喆B)上市的2000年的10月27日。
如果从股价上看,那么目前B股市场已经有家沦为仙股(以1港元=0.9元人民币和1美元=7元人民币来计算),分别是*ST中华B、东沣B、*ST舜喆B、*ST鹏起B、华电B股、ST天雁B、*ST大化B和*ST海创B,以东沣B为例,它在5月10日就发布公告称,股票已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均低于每股1元人民币面值,
很可能成为继ST锐电后今年面值退市的第二股,同时也是第一只面值退市的纯B股。
从行业分布上看,B股主要来源于地产(11家)、汽车(9家)和机械设备(8家),而在过去没有B股上市的20年里,中小板、创业板、科创板等纷纷出现,B股的科技成分略显黯淡。
从成交量的角度来说,以它2015年4月14日创下的最大成交量46.4亿元来说,这与沪指当年单边万亿成交,以及如今北向资金单日净流入超百亿的现状相比,B股早已没有当年的火爆,它的对外投资窗口作用正在被QFII、港股通、MSCI扩容等模式所取代。
对于这样相对鸡肋的板块,B转H、B转A等方案开始出现,2013年以来,浙能电力、新城控股、城投控股、南山控股实现了B股转A股,万科、丽珠集团在2014年实践了B股转H股。
集体崩了的元凶是新规?
据业内人士分析,由于新证券法关于不得出借的规定逐步落实,对B股市场出现了明显冲击,这是因为B股是以人民币标明面值,以外币认购和买卖,在中国境内(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外资股。
由于账号之前有借用海外人士护照开户的情形,
以及B股交易量小和筹码集中的特点,这会引发此类资金的撤离,从而引发B股的大跌。
另据数据统计,自1991年5月23日以来至今,B股指数有86次跌幅超过6%,其中有58次B股暴跌之后次日沪指出现上涨,上涨概率达67.44%。此前春节后开盘,B股更是全线跌停,B股指数单日暴跌9.77%。
在投资者看来,近几年来沪港通、深港通以及科创板等新领域的拓展,资本市场融资渠道多元化,相应的,B股融资功能越来越难体现。
此外,有市场人士指出,B股市场的大跌有如下原因:
一是它的外资流出风险,
一份涉及45亿美元养老金的对华证券投资文件浮现,使得市场担心B股市场的外资会流出;
二是B股流动性差使得壳公司价值大幅降低,
目前B股市场有东沣B或将面值退市的例子出现,使得市场资金撤出B股的意愿在加大;
三是新证券法对于“出借自己证券账户或者借用他人证券账户或面临五十万以下罚款”规定的震慑,
由于B股账号有借用海外人士护照开户的问题,这将面临罚款的风险,清仓卖出成为了选择。
外资流出、违规操作以及垃圾股炒作的风险正在B股市场得到了充分的表现,这对于仍旧驰骋在股市的个人投资者来说是敲响了一记警钟。
早在16年前,英国《金融时报》就发表过“中国B股市场即将淡出”的文章,
从B股过去28年的历史来看,这样的预言正在现实,而在经历今天B股的大跌后,投资者的风险教育或许又深了一步......
来源:中国基金报、金融界等
本文地址:http://www.cj8845.cn/111355.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