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15年徘徊不前的中国股市带来的深刻教训是什么上证指数跌2000点亏多少

#夏日生活打卡季#

中国股市15年徘徊不前的原因何在?

对投资者尤其是散户投资者来说,要借助股市实现财富自由,现在的难度比起15年之前的市场难度增大的程度超乎想象。不仅仅是因为沪市指数已经整整15个年头还在下跌后的半山腰折腾,而且时不时又来一个快速下跌,连眼镜都跌碎了一地。守候的无数坚守者,青年变中年,中年跨入耄耋之年。而守候的结果是财富天天缩水,希望变为失望,更多者由失望转为绝望。把解套作为最高目标而奋斗的股民不在少数。回首中国股市的历史,我们到底需要汲取哪些深刻教训呢?

第一,触目惊心的亏损幅度和难以破除的牛短熊长牢笼

在中国股市,无论是暴涨还是暴跌,统计结果表明,几乎都是亏损状态。因为,牛市都无一例外地在管理层和社论的干涉下都夭折了,随之无一例外地步入了更加惨烈的熊市。

近二十多年来,中国股市牛短熊长的特征体现得无比充分。1999年5月19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指出中国股市会有很大发展;国家允许三类企业入市。投资者踊跃入市。本轮行情被称为“519行情”,也是中国股市的跨世纪行情。2000年2月13日,证监会决定试行向二级市场配售新股,资金空前增加。网络概念股层出不穷。1999年5月至2001年6月,沪指由1047.83达到2245.44点,涨幅114.3%,创下2245的历史高点。深成指由2521.08点到5091.46点,涨幅102%。

从第一个历史高点到击穿1000点

2001年6月12日,国有股减持办法出台。受此影响,股市急速掉头向下。即使在10月22日国有股减持办法暂停,也未能止跌,股市步入长达4年的调整,直到击穿1000点,见998点,跌幅56%,深成指由4809点跌至2590点,跌幅43%。

2005年5月至2007年10月,沪指由998.23暴涨至6124.04点,涨幅513.5%;深成指由2590.53涨到19600.03点,涨幅656.6%。动力来自于2005年5月股权分置改革启动,开放式基金大量发行、人民币的升值。

由第二个历史最高点到1664点,仅用一年完成

2007年10月16日,在美国次贷危机和大小非减持等利空的影响下,沪指从6124点一路向下,直至1664点,跌幅73%;深成指由19559跌至5577点,跌幅69%。

2008年11月至2009年7月,仅仅十个月,沪指由1664.93点涨到3478.01点,涨幅108.9%。深成指由5577.23达到13943.44点,涨幅150%。关键在于宏观经济政策放宽,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出台等利好刺激。

2009年7月至2014年7月,受IPO重启、紧缩宏观政策和欧债危机等因素的影响,沪指在1年时间内由3478点下跌至1849点低位,跌幅47%。

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受中国深化体制改革全面启动以及对改革红利的利好激发,沪指由2054点升至5178点,涨幅152.1%。深证成指、创业板指数涨幅分别为146%,178%。

7个月跌去53%

但是,随着管理层“依法监管,从严监管,全面监管”、“新股不能停”的带动,股市再次步入漫漫熊途。从2015年6月的5178点到2019年1月2440点,经历三年七个月,沪指下跌53%。仅2015年6月15日到7月8号的17个交易日,上证指数急速下跌32%。

即使最短期的熊市,杀伤力巨大。据统计,2007年10月16日到2008年的10月28日,上证指数从6124点跌到1664点,仅仅12个月。2008年,上市公司总数1605家。两市总市值由上年末的32.71万亿元降至12.13万亿元,占GDP的比重由上年末的158%降至48.6%。其中,沪市总市值9.72万亿元,较上一年缩水63.96%;深市总市值2.41万亿元,同比缩水57.92%。

漫长熊市比比皆是。2009年7月至2013年7月,沪指由3478点跌至1849点,跌幅48%。2015年6月至2019年1月,上证由5178点到暴跌至2440点,下跌53%。

而且,整体估值不断下移。过去二十年的市盈率中枢是14.86倍,市净率中枢是1.66倍;过去十年的市盈率中枢是13.6倍,市净率中枢1.5倍;过去五年市盈率的中枢是13.35倍,市净率的中枢是1.46倍。

如果是资深股民,中石油给整个中国股市甚至给直接的中石油股票的参与者带来的挫败感仍然记忆犹新。

2007年11月5日,中国石油顶着“亚洲最赚钱的公司”登陆A股市场。每股发行价16.7元,超出与H股发行价1.28港元的13倍以上。甚至股神巴菲特以平均低于中石油A股发行价清空了所持有的中石油H股。中石油A股上市首日的48.62元最高价,成为中国股市财富蒸发最为显著的符号。15年来,中石油股价最低累计暴跌90%。而当时中石油总市值超过11000亿美元(A+H股),成为全球股票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仅从市值看,中国石油不仅跑输大盘,市值更是蒸发7.31万亿元。

急涨急跌的股市不仅会出现只赚指数不赚钱的效应,甚至大幅亏损。据海通证券统计,上证指数从1994年7月29日至2004年8月30日的整整十年间,证券市场整体处于亏损状态。

2006年至2008年,上证指数由暴涨500%以上到暴跌73%,所有坚守在股市里的股民投资回报可谓惨不忍睹。

2008年6月,央视、和讯网等四家网站所作的网上调查结果可一目了然。

对76万个投资者调查显示,从2007年1月1日起至2008年6月,参与调查的投资者中亏损者的比例达到了92.51%,盈利的投资者仅有4.34%。勉强保本的投资者为3.15%。亏损额占投资者全部金融资产的比例如下:占50%以上的为59.98%,占40%的为14.50%,占30%的为11.43%,占20%为5.74%,占10%为2.46%,占10%以下的仅有5.89%。

2008年12月份,《上海证券报》和证券之星共同对25110个投资者进行“2008年生存现状互联网调查”。结果是逾九成股民亏损。截至2008年12月28日,在股市中亏损幅度超过70%的,占比多达60%;亏幅在50%—70%的,占比22%;亏幅30%—50%的,占比为7%;亏幅30%以下的股民,占比5%;盈利仅占6%。

2008年,A股市场创下了中国资本市场有史以来最大的跌幅。A股总市值从年初的32.44万亿元锐减到年末的12.63万亿元,缩水61%以上,将近20万亿元的财富被蒸发,占到2008年我国GDP总量31.4万亿元的63%。

如果剔除期间新上市公司的市值,损失比例更大。相当于2006年之前所有上市公司的市值被完全蒸发。

第二,中国股市走不出牛市行情的最大瓶颈

中国股市在挤泡沫的同时也挤破了理应坚守的价值投资理念,成为了全球损失最为惨重的市场,指数惨遭腰斩,股票市值人间蒸发高达16万亿之巨,而且依然跌跌撞撞屡创新低。

2007年10月9日,中国神华上市,公司董事长认为69.30元的收盘价定位过低。一语导致导致中国神华连续三天涨停,几乎是蓝筹股推动上证指数在10月16日见高6124.04点。此类效应直接拉动H股回归序幕。

而10月26日中国石油网上发行和11月5日的上市,终于引爆行情掉头向下。中石油不仅未能推动大盘向上,反而导致当天上证指数大跌2.48%。

11月底28日,美国次贷危机爆发,迅速波及全球。此刻,要想独善其身已经成为奢望。而12月初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我国持续十年的货币政策基调从“稳健”调整为“从紧”,确定2008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是防止经济增长过热和防止明显通货膨胀。

步入2008年,中国经济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外有美国次贷危机、全球通货膨胀、石油价格暴涨等输入性不利因素的步步紧逼;内有罕见雪灾和强烈地震对经济增量造成重大冲减,油价屡创新高和美元加速贬值的双重夹击。

而对股市带来巨大伤害的依旧是过度融资。

自2007年11月到2008年2月,有70家上市公司发布增发公告,合计增发160.68亿股。尤其是中国平安公开增发12亿股A股及412亿元可转债、*ST长运定向增发25.7亿股、攀钢钢钒定向增发7.5亿股、浦发银行巨额增发400亿元等行为,无疑成为压垮市场的最后一根稻草。

2008年1月21日,中国平安发布再融资1200亿元再融资计划。上证指数连续两天分别大跌5.14%和7.22%,上证指数5000点关口轻易击穿。

2008年4月,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解除限售存量股份转让指导意见》,上证指数终于跌破3000点整数关口。

2008年6月5日,证监会发审委审议通过中国建筑120亿股IPO申请,上证指数跌破3000点。

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开幕,而中国南车等新股的扩容消息,使上证指数接连两日大跌4.47%和5.21%。

而最令人不齿的是,2008年5月19日至21日为全国各族人民对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者的哀悼日。但竟然有公募基金砸盘出货,导致上证指数在5月20日暴跌4.48%,虽然证监会点名批评,但市场恐慌情绪已经蔓延。

政策的干预和外部利空因素当然会彻底改变股市自身的运行轨迹。

2008年4月24日,股票交易印花税税率由3‰调整为1‰,沪深股市分别大涨9%以上,千股涨停。

2008年9月15日,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的雷曼兄弟公司递交申请破产保护。国内的工行、中行、建行、交行、招行、中信、兴业等7家上市银行带动上证指数跌破2000点。

2008年9月18日,股票交易印花税改为单边征收,税率不变,仍然为1

。中央汇金公司宣布将增持工行、中行、建行股票。国资委表示支持央企回购上市公司股票。受实质性救市利好刺激,次日沪深两地市场A股、B股、权证、基金全线涨停。

2016年1月4日,沪深300指数下跌超过5%,引发A股史上首次“熔断”,暂停交易。恢复交易后触及7%的下跌线,暂停交易提前收市。1月7日,沪深300指数跌幅又一次达到5%,再度触发熔断,暂停及恢复交易后,最大跌幅7.21%,当日二度熔断,提前终止交易。

2016年1月11日,盘中沪指大跌逾5%,两市逾1300余只股票跌停。

2016年3月份的两会上,时任证监会主席刘士余这样回答中外记者:俗话说,山有多高,谷有多深,泡沫怎么吹起来的,总要挤出去。

实际上,造成如此急速暴跌的罪魁祸首就是证监会推出的经过反复论证并高度肯定的熔断机制。出发点是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防止股市巨幅波动。但推出后,反而成了助跌神器,和推出的初衷严重背离,不得不叫停。严格讲,本轮的上涨主要在于国家深化体制改革全面启动,改革带来红利,推动资金入市。

第三,牛短熊长的中国股市需要投资者汲取的主要教训

有机构做过统计,过去13年,上证指数围绕3000点的的反复争夺超过85次。43次上去,42次下来。

在中国股市的几次暴涨过程中,确实还是有不少股民在期间实现了非常称奇的骄人业绩。以散户为例,在沪市由998点向6124点的暴涨过程中,我做过统计,周围不少人的账面收益接近270至365%之间。但是,所有的成果在在6124点向1664点的暴跌过程中,最后以亏损超过50%以上出局。

问题出在一群忽悠家直接遥指当时的上证指数将会轻松过万点。而6000多点仅仅是行情的中段位置。更多的投资者相信自己,即使遇到大跌,也不会全部赔进去。以损失20%至30%作为筹码,可能换来又一个100%的盈利空间。

这和权威媒体的调查结果极度吻合。

投资者这么说,当然也是有道理的。

尽管6124点已经成为高高在上的灯塔,从最高点跌到目前,确实市值拦腰折断的公司数量众多。但是,

15

年前上市的那些公司中,有多达

500

多家的股价超过了指数最高点位时的价位,甚至有

50

多家公司股价竟然翻了十番以上。如果他选择了这些公司,自然就是人生最大

的赢家。况且,由爆赚到巨亏的天壤之别,换了谁都无法接受。

股市不相信点石成金的奇迹

从国家发展战略讲,股票市场的直接融资力度不仅不会削弱,而且将会不断强化。至于很多人提出

停止发行或者最大限度地限制发行的建议,说真话,这绝对不是政策的取向。机构的现有结构和散户化特征也不会在若干年内有所改变。

我们应该吸取哪些教训呢?

一是绝对不能被技术指标绑架。

近几年,许多散户又被连篇累牍的北上资金研究报告迷惑,被天量交易误导,几乎都加入到追涨杀跌的庞大队伍之中,成了交易佣金的重要贡献者。

如果说迷信技术指标有什么教训,发生在美股的事例足够震撼:2021年随着美股直线上涨。但是,所有告诫投资者不要买进的技术信号几乎全部失效。彭博社追踪的22个技术指标,结合运用标普500指数的走向分析时工具,结果导致15个技术指标出现亏损。所有基于这些技术指标信号所进行的投资,其表现甚至不如猴子选股,或者说不如最简单的投资“买入并持有”。迷信模型数据的“买入”“卖出”者,笃信RSI指标者亏损超过10%,依靠MACD指标者亏损接近10%。但是,与之对应的标普500指数同期涨幅高达15%。

都知道巴菲特和芒格投资股票都七十多年了,可是谁见过这两位大师对技术指标高谈阔论?他们选战股票就用两个字概括

:

业绩!不然,潮水褪去,巴菲特也会光着腚裸泳。

二是必须善于学习思考。

要切记所有信手拈来不劳而获的信息都是虚假误导你的罪魁祸首。也就是说独立思考是树立自己在股市理财逻辑的基础。

缺少独立思考,和追涨杀跌的投机者区别何在?

三是不能盲目听信所谓的股评家、券商和基金公司不计其数的忽悠。

这已经成为绝大多数股民尤其是散户最易犯的错误。

四是从心底里记住,在中国股市实现财富的真谛就是稀缺和业绩。必须把投资思路转向业绩为王、市场广阔、空间巨大的产业行业。热炒垃圾股让许多股民的财富蒸发的教训尤为深刻。

五是绝对不能自以为是,觉得非常通晓上市公司的财务指标。

这是一个巨大陷阱。即使最专业的会计师事务所都不一定能够把一个家族企业或者业务伸向五湖四海的公司的账单真正搞懂。如果公司的董事长、总经理、财务总监和董事会秘书合伙隐瞒那就更加成了云里雾里的迷案。全球最为驰名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动不动翻车,至少说明上市公司的账务不是我们所理解的那么简单。因此,我搞不懂我躲得起。迷雾重重的公司还是躲远点吧!

六是选股的思路绝对不能和国家的产业发展战略规划脱节。

你只需要牢记,中国是世界上唯一制定国家长远发展战略规划的国家。五年、十年、二十年甚至一百年,二百年的规划,被许许多多崇拜的所谓民主国家那些政客们,干四年最多八年走人,谁还有时间管第九年以后的事情。接任者甚至以推翻前任制定的计划为荣,怎么会继承被自己推翻者的逻辑思考问题呢。

七是坚决果断彻底抛弃那些屡蹭热点的公司。

举例说,美国出了一个ChatGPT,我们上市公司里一夜之间出了比全世界各地总和还要多的同类公司。甚至蹭热点快把脸蹭都破了,实际就是配合炒作自家股票庄家的老套路而已。

八是绝对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我指的这个篮子就是很多人迷信的基金,不管是公募还是私募基金。他们的实际表现和交代的业绩证明,靠天吃饭是他们最大的共同点,其它区别不大。

九是在公司基本面没有发生重大变化的前提下,任何进出交易量的突然放大都是量化交易所引发的仓位闪展腾挪,不要被迷惑而放弃自己的判断,更不要追涨杀跌。

十是面对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两者之间,请更加关注非系统性风险。因为,你决定不了国家政策和国际风云变幻,但是选择哪家公司你具有最大决定权。

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和查理·芒格(Charlie Munger)

第四,善于借鉴全球公认的投资家惯用的投资逻辑

首先,我们虽然没有巴菲特的财富,但完全可以借鉴他的投资理念。

2023年,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一季度77%的公允价值集中在美国运通、苹果、美国银行、可口可乐、雪佛龙五大公司。这五只个股期末市值分别为250亿美元、1510亿美元、295亿美元、248亿美元和216亿美元。

巴菲特和他的黄金搭档芒格联手创造了有史以来最优秀的投资纪录:年均20%以上的复合收益率。

对于前景无限的公司,他绝对敢于直面任何“黑色星期一”的冲击。1987年10月19日,黑色星期一,美国股市崩盘。道琼斯工业指数下跌了508.32点,跌幅达22.62%。如果用市值来算,这一天蒸发了近5000亿美元,几乎蒸发了当年10%的美国GDP。股神巴菲特在一周时间,他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股价暴跌25%。但是,在此时间,他果断拥抱了可口可乐。1988年买入的可口可乐成为几十年来的滚滚财源。2022年,可口可乐的股价甚至创下历史新高。

芒格作为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副主席,金玉良言也是层出不穷。他认为,辉煌成绩背后亦有艰辛时刻,投资要善于“等待”,伟大都是熬出来的。投资成功的秘诀不在于买进卖出获得财富,必须善于等待。宁愿看起来很傻,也不愿意没有耐心地随波逐流。如果你对于市场超过50%下跌不能泰然处之,你就不适合做投资。在芒格的巨大引导下,巴菲特毅然决然投资了苹果和比亚迪等科技巨头。

巴菲特很少在美国股市之外投资股票。除非业绩特别突出。自2020年新冠疫情初期,巴菲特开始投资日本的伊藤忠商事、丸红、三菱商事、三井物产、住友商事五大商社。 2020年全年购入五大商社84亿美元的股票。日本股票成为伯克希尔在美国以外最大的投资。

买入这些股票的理由是自己能够大致了解五大商社的业务,特别和伯克希尔很相似,并且价格“低到离谱”。巴菲特买入时,除伊藤忠商社外,其他四家公司的股价都低于账面价值。而且这些股票的收益率和红利非常吸引股神。今年4月,巴菲特公开说,他却对日本股市尤其是五大日本商社持股比例已经达到7.4%。

在5月初举行的伯克希尔-哈撒韦股东大会上,巴菲特再次称赞这五家企业“在做聪明的事情,而且规模很大”,对他们的进步感到“非常惊喜”。

最近披露的财报显示,五大商社表现强劲。除伊藤忠之外,其他四家商社在2022财年(2022年3月-2023年3月)的净利润均创下历史新高。五家商社在2022财年的总净利润约为4.2万亿日元,相比于2020财年增长了约4.3倍。近三年来,这五家商社的股价和业绩表现出色。丸红商事股价涨逾两倍,三井物产、三菱商事股价翻了一番以上。

巴菲特60多年的投资,投资理念方法不断发展进化,但长期投资贯穿始终,绝不背离价值追求。

他的投资哲学核心就是投资最易了解、前景看好的企业。凡是投资的股票必须是自己了如指掌,并且是具有较好行业前景的企业。对不熟悉以及前途莫测的企业毫不动心。

不贪婪、不跟风、不投机。巴菲特常说的一句口头禅是:拥有一只股票,期待它下个早晨就上涨是十分愚蠢的。在困难时期要有进取心,保持长期的心态。

这等于提醒我们,即使系统性风险我们无法避免,那就把功课做到位,至少我们做到了远离上市公司不断爆雷的非系统性风险。

其次,多读几本有用的书吧。

巴菲特崇拜的投资哲学家也就三人:“ 85%的格雷厄姆和15%的费舍尔”。格雷厄姆和费舍尔作为理论家,是指导巴菲特投资的英雄,芒格才是对他最有影响力的挚友和同桌。

格雷厄姆的经典著作《证券分析》和《聪明的投资者》奠定了巴菲特投资思想的基石。格雷厄姆的安全边际法即 “价值投资法”,被巴菲特活学活用,他自己认为,从相对和绝对投资表现看,前十年的投资至今都是他的最好10年。

再次,毫不动摇把业绩为王自始至终贯穿于自己一生的投资生涯里。

华尔街教父、

证券分析

之父、

价值投资

的创建者格雷厄姆,作为创建证券分析基本体系、开创证券分析行业。著作《证券分析》被誉为投资

圣经

巴菲特称之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投资著作”。而费舍尔《怎样选择成长股》展示的技巧,有助于做出一个聪明的投资决定。

作为一个散户投资者,格雷厄姆判断选择股票的理念和相关指标是很有借鉴意义的:

对于刚进入股票市场的投资者,从需要选择不同行业的知名股票指数中选择

20

只到

30

只股票来

练练手

。获取市盈率、市净率、市现率、股息收益率等指标的相关背景信息;通过表格式分析评估所选股票的各项财务指标,并对这些股票进行排名;为名次靠前的股票搜集更多相关信息,如公司历年的年度报告和新闻报道、评论文章等;调查这些公司在过去几年中的发展情况,如在过去

5

年里,这些公司的派发股息、研发活动、利润增长或下降等;经过一段时间

(

市场低迷时期有必要延长几个月

)

的关注,从中选出不同行业的公司的几只股票。

特别提醒的是,做决策时,不要完全依照股票的价格走势,而是要重点关注你自己的股票排行榜上的前几名。不要让金融机构的分析师左右你的决策,要相信自己的分析。

关键的财务指标是:

回报率至少应该是一级

(AAA

评级

)

债券平均回报率的

2

倍。

每股股价最高不应高于每股净流动资产的

2/3

总负债应小于资产

(

或有形资产

)

账面价值,不应大于净流动资产的

2

倍。

在过去的

10

年里,利润应实现翻番。即使利润下降,幅度不应超过

5%

,次数不应超过

2

次。

亚当理论的内涵就是摒弃技术指标的束缚。

威尔斯·威尔德(Welles Wilder),堪称世界最著名的技术派分析家。RSI相对强弱指数、ATR平均真实区域、DMI趋向指标、SAR抛物线停损转向操作点指标、MOM动量指标、ADX(DMI)平均趋向指标等,可以说技术派采纳的技术分析指标都出自他手。其主要著作包括《亚当理论》、《技术交易系统新概念》。但是,他在1987年创立的投资理论,成为否定自己以前的技术指标和分析工具进而取代这些分析工具的“亚当理论”。

核心是,没有任何分析工具可以绝对准确地推测市势的趋向。投资人要摈弃所有主观的分析工具。市场生存的法则是适应市势,顺势而行,将风险减到最低限度。

亚当理论对投资者的最好警告是:

一定要设置止损比率。持仓亏损时,绝不要加仓或“摊平成本”。市场证明你错了,却加仓或补仓来摊低成本,更不要更不能扩大止损比率,否则只会亏得更惨;当然,盈利后移动止损位置有利于保护盈利;

单笔交易或者单个交易日的亏损额不能超过总交易资金的10%;不要企图去猜股票价格的头部和底部,否则会付出巨大代价;涨跌各有其原因。千万不要跌多就不再看多,或者涨高了更加看多,要等市场给出方向,等技术指标和图形也能够给出信号;

交易要时刻保持谨慎,严防连续盈利后的信心膨胀;如果连续亏损,最好暂停交易,保持冷静,总结得失。重新开始才会具备更大的胜算。

深入实地考察,绝不是闭门造车

第五,持之以恒,学会重点研究公司的基本面

在确立具体产业和行业后,当然要重视精选公司即个股。毕竟我们要选择陪伴自己一生的公司和股票。所以,自然你就是公司股东。最为实用的办法是:作为股东,每年至少能够有机会实地参观考察一次;参加股东大会一到两次;善于经常向董事会秘书咨询自己最为关注的相关问题。在此基础上,务必做足做好以下功课:

一是针对年报季报和公告,了解掌握公司资产管理的目标。

围绕资产的流动性、安全性、收益性,对流动资产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存货,对固定资产主要是房屋和机器设备,结合货币资产的高效使用、存货的周转,存货价格变化、核算存货出库成本等各个角度,计算得出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的真实比例配比,得出自己所认为的公司基本情况:整体资产的盈利能力。

二是对公司所有的无形资产包括但不限于的知识产权、发明专利、注册商标等进行价值核实,确定该公司是否具备大幅提升商誉价值和品牌价值奠定基础。

因为这是很多高科技企业申请国家鼓励创新扶持发展的优惠政策,增强公司融资能力的基础。

三是全面了解掌握公司对募集资金所投项目的各项利润指标达标情况。

核心在于掌握公司是否是在核心产业主营业务上,围绕符合企业发展前景和投向进行募集资金的使用。假如进行修订调整变动,资金重新进行布局,另作他用甚至假借任何理由拿募集资金炒股或委托理财,此类公司坚决放弃。

四是审视公司是否已经围绕国家战略发展的重大变化进行产业布局。

当前中国最重大的战略就是“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上市公司是否已经开始采取相应的规划举措。

五是善于研究公司的核心团队。

重点是精心研究公司的财务总监以及相应的管理。对于任何一家上市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是企业成本控制的灵魂,是创造企业利润的源泉和动力所在;财务总监是筹措资金及其使用效率、实现财务成本战略的枢纽。财务总监的作用是极其巨大的。他将在筹资管理、筹资渠道、利用债务工具融资、成本管理、资产管理、银行信贷、临时资金融通、展期资金的前期贷款、在企业完全符合税收优惠政策的条件下,下大力气用好用足国家赋予的税收优惠政策、税收政策的研究、预测、税收风险控制。 假如公司尤其是家族式企业,财务被亲属牢牢钳制,那就远离这些公司吧,爆雷是迟早的事情。

六是研究了解公司是否通过资本市场的资产重组收购兼并机遇,积极参与公司发展战略的延伸和调整。

比如,机构调研论证公司的次数,是否和证券公司、资产管理公司、信托机构、融资担保公司等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七是全面深入了解公司现金流量预算控制、应收账款控制。

企业财务管理首先应该关注现金流量,而不是会计利润。公司应该通过现金流量预算管理来做好现金流量控制,确定财务数据真实性和历史性的对比。基本财务指标主要是根据三张会计报表为依据,通过比率分析达到分析报表的目的。

八是牢记判断稀缺性股票价值投资的内涵,针对公司品牌建设以及价值进行分析研究,推断发展前景。

判断稀缺性股票是否体现出价值投资的内涵,务必对以下几点进行对照比较:

是不是卓越性股票:具备业界独占鳌头、业绩持续辉煌、业务拓展快速、品牌价值凸出、专利发明多样的条件吗?

市场表现是否符合你的标准:绝对王者、前所未有、后无来者、凤毛麟角、资源垄断。

具备成长性股票的关键要素吗:行业前景广阔,市场占比突出,团队专职敬业,呈现跳跃增长。

相信自己,就能够不被他人牵着鼻子走,从而按照自己的意愿和判断进行投资,解套就不会是奋斗的“最高”目标,实现你的财务自由也就有了保障。

影像仪测量

上海光学影像测量机厂家

影像仪

上海光学影像测量机服务好

本文地址:http://www.cj8845.cn/111021.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 【推荐】15年前欧盟GDP世界第一甩开美国三条街是怎么混到第三的2015年GDP市值是多少
下一篇: 【推荐】15年来最大规模120亿今天发行中国发行多少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