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人都在看,点击右上角加'关注'】
初冬时节,登上临县城庄镇的榆林山,只见满山遍野的蓝色光伏板,迎着太阳熠熠发光,蔚为壮观。近年来,在脱贫攻坚战役中,临县把光伏扶贫作为全县“三大”扶贫工程之一来抓,实现了贫困村光伏全覆盖、深度贫困人口光伏收益全覆盖、贫困村集体经济破零“三个全覆盖”的目标。目前,310座光伏扶贫电站和屋顶分布式电站总规模达197MW,覆盖447个贫困村,受益人口5.99万户15.7万人。光伏扶贫电站正常运转年发电达1.9亿千瓦时,年收益1.6亿元,贫困村平均年收益20万元以上。
临县从县情出发,针对沟壑纵横、土地瘠薄的现状,发挥山坡广泛、日照充足的有利条件,把建设光伏电站当做产业扶贫的重要举措来抓。该县出台一系列加快光伏产业发展的实施方案和激励政策,县委书记、县长挂帅出征,县、乡、村三级干部和驻村包扶干部蹲点包站,实行倒排工期、挂图作战,严格奖惩兑现;科学设计施工方案,建设单位按图施工,克服地形复杂、施工难度大等困难,施工高峰期人员达1万多人,采取“两班轮岗、交叉施工、边建边验”等超常规措施,确保了工程建设进度和质量。
“中电投榆林山30MW集中式光伏扶贫电站是去年9月8日开工,经过80个日夜奋战,同年11月28日就建成并网发电,是各部门齐心协力的结果。”临县中电投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贺东红介绍,该电站今年日均发电达14万千瓦时,电站每年可为全县带来700余万元扶贫收益。该项目运营前三年,每年还可拿出3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扶贫,帮扶1000户贫困户年户均增收3000元。
光伏电站晒着太阳就有收益,“农光互补”项目更是益处多多。总投资2.5亿元的临县白文联村式34MW光伏扶贫电站,正常运转年发电量约4400万千瓦时,年收益3740万元,带动53个贫困村4997户贫困户增收脱贫。光伏支架下的土地由康宇绿能种殖专业合作社、春瑞种殖专业合作社组织贫困户栽植白知母、鸡冠花、柴胡、防风等中药材,年叠加收益100万元以上,初步形成“光伏+农业”的扶贫新模式。
“我们村建起2.3兆瓦光伏电站,去年村集体收入实现破零收益达87万元,全村有120余户贫困户受益光伏产业脱贫。”说起光伏发电产业,林家坪镇林家坪村党支部书记林元元满脸笑容。和林家坪村一样,全县除建成中电投榆林山30MW集中式光伏电站外,还建有村级分布地面式、农光互补式、牧光互补式和联村式电站309座,规模达162.99MW。此外,全县还建成屋顶分布式光伏扶贫电站4.02MW。这些光伏扶贫电站的并网运营,给深度贫困县的贫困村和贫困户带来了稳定收益。
“目前,全县建成并网的310座光伏扶贫电站收益按电站确权分配到全县447个贫困村,由贫困村将光伏扶贫收益进行二次分配,用于村集体公益事业、公益性岗位和贫困户奖励补助,大大激发了贫困户脱贫的内生动力,有力地助推了全县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进程。”主管光伏产业的县委常委高泽荣欣喜地说。
来源:山西新闻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自光伏政策,所发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全国能源信息平台联系电话:010-65367702,邮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本文地址:http://www.cj8845.cn/110751.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