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风云气象卫星已全部纳入世界气象观测网

中国“风云”气象卫星已全部纳入世界气象观测网

中国“风云”气象卫星已全部纳入世界气象观测网 更新时间:2010-11-11 7:20:23   11月5日上午9点左右,风云三号02星进入太空约6小时。此时,在中国国家会议中心召开的地球观测组织部长级会议上,中国气象局局长、会议主持人郑国光宣布了卫星发射成功的消息,并在会场播放了发射短片。  瞬时,会场氛围变得热烈起来,与会部长和代表们对中国成功发射气象卫星表示热烈祝贺,并恭贺世界气象观测系统又添新丁。  气象无国界,形成于欧洲的风几个小时就能吹到亚洲。专门用于气象观测的气象卫星也正在消除国界,成为人类共有的一种资源。我国气象卫星已经全部纳入世界气象观测网,风云三号02星也将于不久后为人类气象事业作出新的贡献。  22年来,我国共发射了11颗气象卫星,它们不仅有效地提高了我国天气预报的时效性、准确性以及监测灾害性天气的能力,而且为全球气候监测和环境变化研究提供了重要数据,成为造福全球人类的太空“千里眼”。  中国“风云”已经融入世界大气象之中。  铸就中国“风云”品牌  “从目前来看,我国的新一代气象卫星技术总体上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并在部分气象探测器方面处于领先地位。”――我国风云三号气象卫星工程副总设计师孟执中院士表示。  在风云三号02星进行发射前准备的一个多月时间里,76岁高龄的孟执中院士除了去天津参加了一次会议外,几乎天天守候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  作为我国资深的气象卫星专家,孟执中把自己的心血和热情毫无保留地挥洒在我国气象卫星事业的发展上,每一颗风云系列气象卫星也都凝聚了他对我国气象事业的辛勤付出。  “中国地域广阔,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极其复杂,气象成为影响人们生产生活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因此,用航天高科技手段掌握气象规律从而造福于人们的生产生活,成为我国发展气象卫星的初衷。”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气象卫星事业的发展刚刚起步,孟执中是主要科技人员之一。  当时,我国卫星研制生产技术总体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水平,跟踪和学习成熟的气象卫星技术成为发展捷径。但是,中国的科学家们一刻也没有忘记如何在继承和创新中,走出一条自己的气象卫星发展之路。其中,以需求牵引发展,是一条重要的经验。  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气象卫星提出了综合性要求。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国是个灾害频发的国家,其中绝大部分自然灾害都与气象有关。因此,用更先进的卫星技术手段进行气象预报和灾害监测,以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成为气象卫星科研人员的不懈追求。这一点,促进了符合中国气象特点的卫星技术的更快发展。  “能够解决最实际的问题,才是科技之大为。”孟执中这样认为。  从第一颗气象卫星研制到形成完整的气象卫星观测体系,在2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气象卫星的发展采用了应用部门和研制部门相互促进又相对独立的模式,即气象局等应用部门结合气象服务的发展,具体负责卫星的地面应用,并对卫星科研人员提出具体的技术需求;航天部门根据卫星技术需求,加快卫星技术的研制和开发。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主任杨军告诉记者,在卫星气象发展中,科研部门和气象部门并肩战斗、密切合作的机制,成就了我国卫星技术和应用技术的同步快速发展。  如今,中国已经成为气象卫星应用大国,气象卫星紧紧围绕国民经济并服务于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道路,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  “我国气象卫星已经走出了一味跟踪国际先进技术的时代,正以自己的特色塑造我国作为卫星气象大国的形象和身份。从目前来看,我国的新一代气象卫星技术总体上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并在部分气象探测器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孟执中告诉记者,我国已经成功发射的两颗风云三号卫星和正在研制的风云四号卫星,将在世界气象卫星技术前沿迎风而立,独树一帜。  中国“风云”闯世界  “风云三号01星上的所有载荷在气象同化业务应用中均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在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的业务运行系统中,其探测数据均起到了正向效果,有效提高了全球中长期数值天气预报的准确度。”――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主任Dominique Marbouty  我国风云系列气象卫星在气象、减灾、水文、海洋、农业、林业、民航、交通、电力等部门的广泛应用,不但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为周边国家提供了重要帮助。风云系列卫星以“爱心使者”的身份逐步走出国门,并受到了相关国家的赞誉和好评。  2005年7月14日,在风云二号C星交付仪式上,中国气象局公布了一则令人振奋的消息:我国风云系列卫星已经全部纳入世界气象组织卫星观测网,中国的气象卫星成为世界气象监视网的重要成员。至此,风云系列气象卫星开始在全世界人们面前展示其观云测风的卓越才华。  中国气象卫星的快速发展,令包括欧洲各国和美国在内的许多国家感到兴奋。2008年5月27日,中国第二代极轨太阳同步轨道卫星风云三号01星成功发射。该星配置的有效载荷种类、数量和实现的技术指标,与美国的NPOESS和欧洲的METOP卫星基本相当,部分性能指标具有一定的领先优势。  风云三号01星不但在我国国内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而且开始在欧美地区的国家使用,其中欧洲发达国家、美国、加拿大等多个国家都提出了与中国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实现实时数据交换和实时同化业务的建议。  今年,作为大量使用风云三号01星数据的用户,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主任Dominique Marbouty在致信中国气象局时表示:风云三号01星上的所有载荷在气象同化业务应用中均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在该中心的业务运行系统中,其探测数据均起到了正向效果,有效提高了全球中长期数值天气预报的准确度。  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是一个包括24个欧盟成员国在内的国际性组织,是当今世界独树一帜的国际性天气预报研究和业务机构。  “这一称赞的背后,是欧洲对中国气象卫星数据质量的高度认可。”中国气象局有关人员如是说。  孟执中认为,气象卫星是与百姓生活最密切相关的卫星,直接造福人类的特点使其更容易打破国与国之间的壁垒,而成为人类共有的资源。  在风云三号01星稳定运行两周年座谈会上,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主任杨军表达了这样一个愿望:加快风云系列气象卫星的国际化进程。这一愿望很快得到与会专家的认同,他们认为,中国气象卫星要给全世界人们送去平安和福祉,除了接受相关国家和地区的数据使用申请外,还要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使卫星资料能被更多的国家使用。  世界对“风云”有个期待  “未来,中国将继续重视地球观测领域的合作与交流,愿意和各国分享能力建设方面的成果,交流气象卫星发展和应用方面的经验,建立长期的合作机制。”――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  11月1日,首届亚洲、大洋洲气象卫星用户大会在北京举行,来自亚洲、大洋洲各主要国家的气象部门领导与专家齐聚一堂,共同研讨气象卫星的应用和发展。  会上,国际同仁对中国风云系列气象卫星给予了高度评价,并结合已有的应用成果,表达了进一步使用中国气象卫星数据的愿望。对风云系列气象卫星的后续发展,他们更是充满了期待。  在之前不同场合的国际会议上,来自欧洲、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的气象部门领导与专家,也表达了同样的期待。  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在亚洲、大洋洲气象卫星用户大会上表示:“未来,中国将继续重视地球观测领域的合作与交流,愿意和各国分享能力建设方面的成果,交流气象卫星发展和应用方面的经验,建立长期合作机制。”郑国光同时兼任世界气象组织中国常任代表、地球观测组织联合主席。  孟执中表示,国际社会对中国气象卫星的关注和重视,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国风云系列气象卫星很好的连续性,而且符合国际气象卫星发展的潮流和趋势。  国际上,气象卫星越来越成为综合地球观测卫星,朝着高时间分辨率、高空间分辨率、高光谱分辨率、高辐射精度以及全球、全天候、多谱段的方向发展,其应用领域也不再仅仅局限于天气和气候,而是在生态、环境以及自然灾害监测等多方面发挥综合作用。  根据我国气象部门公布的数据,今后10年间,我国气象卫星的主力将更新换代为风云三号和风云四号,这两种卫星将完全符合未来国际气象卫星发展趋势和我国气象卫星的发展要求。  “同时,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数值天气预报已经成为人类气象预报的重要手段,而要对全球的气象数据进行分析,就离不开中国气象卫星数据的支持。”孟执中认为,虽然在气象卫星数据的国际交流中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但中国不会辜负国际社会的期望,也不会让国际社会翘首以盼太久。  风云三号02星顺利发射成功后,预计在2011年春节前后交付用户使用。交付后,风云三号01、02星将组网观测,实现每6小时扫描一次全球的频次,其数据将更加及时、翔实、可靠。  “不久后,中国就将给世界一个美好的回报。”孟执中笑着说。  气象卫星小常识  从1958年美国发射的人造卫星第一次携带气象仪器,到1960年世界第一颗人造试验气象卫星上天,再到如今全世界已经形成了一个全球性的气象卫星网,几十年间,世界气象卫星事业发展迅猛。  世界第一颗试验性气象卫星泰罗斯一号卫星是由美国研制发射,星上装有电视摄像机、遥控磁带记录器和照片资料传输装置,运行期间共拍摄云图和地势照片22952张,有用率达60%。中国第一颗气象卫星是1988年发射的风云一号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卫星云图的清晰度可与美国诺阿卫星云图相媲美。  此次发射的风云三号02星,是为完成整个风云三号系列的试验任务,实现气象卫星的星座观测。所谓星座观测,是指风云三号02星与风云三号01星形成不同的时间窗,使得整个“风云三号”的观测系统更加完整。由此产生了“上午星”和“下午星”的区别。风云三号上下午双星同时在轨运行格局的形成,能更好地获取时空均匀分布的探测资料,实现每天四次全球资料覆盖的要求。  据不完全统计,自然灾害来临前3~5天如果能有预报,就可减少农业方面30%~50%的损失,仅农牧渔业年获益就可过亿元。来源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别克英朗gt

ai人工智能眼镜芯片

国内虚拟货币最大上市公司

本文地址:http://www.cj8845.cn/10705.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 中国面临人民币升值的最后期限
下一篇: 中国飞机市场将达480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