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很喜欢看惊险刺激的美国战争大片,电影中的主角—美军特种部队,不管处于多复杂惊险的环境下,最后总能克敌制胜,看得非常过瘾。事实上,不但电影中的美军强悍如狼,现实中,美军特种作战队也被称为当今世界上反应速度最快、作战效率最高的敏捷团队。
商场如战场,随着地产行业进入新周期,房企面临的外部环境越来越像美军作战环境,复杂惊险、变幻莫测。这样的环境下,房企要打胜仗,同样需要打造一支一流的敏捷团队。
因此,去年以来,地产行业巨头进行组织调整的信息特别多,万科、龙湖表示要向美军学习,打造美军一样的组织体系。碧桂园则想通过优化组织,拆掉部门墙,让有才能的人发挥自己的价值。还有阳光城、旭辉等标杆房企也纷纷对组织进行了优化。
据明源君观察,标杆房企的组织调整主要呈现出3大变化,这可能是地产行业未来组织架构的进化趋势,其调整背后的逻辑值得中小房企研究及学习。
01
总部更精简扁平
从管控到赋能
▿
当前社会处于变革的关键时期,房企面临的外部环境复杂、不确定、瞬息万变、难以预测,这就需要房企内部的组织能快速做出反应,组织大而不僵,反之,公司容易错失发展机会,甚至带来难以估算的损失。
明源君就曾经听某标杆房企投拓人员吐槽,公司内部审核流程过长,有好几次看中的收购项目,都比竞争对手以很低成本拿下了,导致公司错失了不少好项目。
不少房企规模没多大,但层级却不少,有个房企自上而下设了近8层,组织层级多到这个数,怎么可能快得起来?信息每向上传递一层,便会经过一遍过滤和调整,不仅导致信息传到速度过慢、延误战机,还很有可能导致管理者决策失误。企业各部门之间壁垒高耸,各自为战,也进一步加剧组织的僵化。
如何打造更敏捷的组织呢?
一是总部做精做强,成为战略大脑。
像万科、龙湖都明确了本次组织架构调整就在向美军学习,打造像美军一样的组织体系。
北大纵横合伙人李持恒指出,美军是当前世界反应最敏捷的组织(特种部队+航空母舰集群),其借助信息化技术,打造小前台(即最小作战单元)、大中台的两层作战组织架构,中台确定目标、下达指令和给予炮火等支持,前台反馈信息、执行指令和确定具体作战方案和所需炮火等支持。
企业有必要向美军学习组织体系建设,打造“强总部、精一线”的敏捷化组织,企业总部决策科学、管控适度、支持到位,业务一线人员精干、职能完备、授权充分,同时信息技术先进给力。
以龙湖为例,龙湖在2017年就开始试点的“平台+端”组织架构调整,平台是指集团总部,端是各大城市公司。集团总部将各业务条线进行精简,形成一个“中台“,当城市公司有业务需求,中台就要为城市公司服务。说白一点,就是一线公司在前线打仗,集团总部要提供支持,比如城市公司提了需求,总部要及时响应,做好服务。比如子弹要随时供应。
可以说,龙湖目前少有的中间没有设区域公司的,城市公司由总部直接管控,区域公司虽然设立了各专业条线,但关键节点还由集团把控。
龙湖组织架构,图片来源:地产人言
相比其他常规的管理方式,龙湖“平台+端”的组织架构打破了各城市公司之间的业务与资源壁垒,做轻了城市公司,总部对业务和资源的把控力度更强,有利于内部资源的调配和集约化管理。
其次是拆掉部门墙,提升总部决策效率。
以前房企规模还小的时候,部门能合并的尽量合并,但随着公司规模继续扩大,对专业分工要求不断提高,部门设置越来越多。
现在,很多房企为了减少部门壁垒,实现扁平高效的管理模式,重新将部门进行合并。最典型的是万科把总部撤销原有12个部门设置,另成立事业发展中心、管理中心和支持中心,共三个中心。其中事业发展中心定位业务前台,聚合业务发展职能,管理中心定位业务中台,聚合管理控制职能;支持中心为业务后台,聚合支持保障。很有美军组织体系的特点。
图片来源:东方管理研究院
对于万科总部组织架构的改造,郁亮这样解释,一是总部架构必须扁平,没有领导,只有155个人。
二是要给员工复合增长机会,多做不同的岗位,这样才能得到锻炼。三是部门多会有隔阂,撤掉部门成立三大中心信息共享减少隔阂。随着新的架构调整,万科内部架构从五层变为两层,通过这种调整“信息共享了,就不会有隔阂了。
三是权限进一步下放,从管控到赋能。
不同发展阶段房企,集团总部对一线的管控力度不同,当公司发展到一定规模,如果要保持组织的敏捷与灵活性,必须要抓大放小,不能什么都管,对低风险的工作也要慢慢授权。这轮标杆房企的组织调整很明显的一个特点是权限进一步下放。
例如旭辉的组织架构和管理方式调整之后,总部从教练员转变为规则制定者,集团变成大平台,区域从执行部门变成小集团,除了投资外,业务体系、能力管控都给到区域集团总部,承接集团的下放权限。
而碧桂园在这轮组织架构调整中,除了对总部的所有部门精简合并之外,还进一步下放了总部权限,区域将获得更大决策权。比如以前区域拿地要向集团汇报,现在区域有了更高的自主权。
此外,为了更好地协助一线区域发展,总部从管控向赋能、服务转变。
以阳光城为例,去年其在原有总部部门设置基础上,新增设了一个部门叫新区域管理中心,这个新部门的职责很清晰,主要负责协助阳光城安徽、甘肃、贵州等七大仍处于业务孵化阶段的新区域公司快速落地完善组织。
阳光城高层指出,新区域管理中心的成立将打破组织边界,实现资源、人才和技术在集团内部及区域之间的共享,发挥协同效应;同时通过强化职能管控力度,采取集团直管、增加分管副总裁审批、点对点帮扶等措施。新团队与集团总部人员高频次的互动,将使其能尽快完成从组建型到完善型的转变。
02
一线区域
从执行部门变成小集团
▿
上文我们提到,现在地产行业的外部环境变换莫测,组织要能快速反应,一定要把权力下放给区域,让听得见炮火的人来做决策,这样可以保证一线的战斗力与灵活性。
一、区域走小巨头模式,孵化更多小集团
近两年,为了促进企业发展,很多大规模的地产巨头,都在走小集团的发展模式,将有潜力的区域孵化成一个个小集
团
。比如万科有4个大区万科模式,中南有8个作战战区,融创也有8大大区等,每个区域都相当于一家集团化公司。这样有利于区域公司做大最强。
但是,这种孵化更多是区域自我驱动、内向生长完成,而不是由总部驱动。举个例子,以前是由总部决定进入哪些城市,在哪里成立城市公司,但现在每个区域下,可以自己设计多个片区或城市公司,让不同公司之间形成内部竞争,加速区域公司裂变,真正做到在当地区域市场精耕细作,持续增强市场竞争力。
据明源君了解,某标杆房企在郑州一个城市,就设置了4个片区,这几个片区之间可以相互竞争,做得好的公司可以裂变出新的片区公司。
当然,房企对于城市公司的规模发展也设定了标准,如果进入一定时间内无法达到规模标准,那就要面临被撤销或被合并的命运。比如龙湖要求,如果进入某城市后3年销售额少于50亿则撤销或合并。
二、通过充分授权、多层级激励制度激发一线活力
除了权限更大,标杆房企对于一线区域激励体系设计更完善。
比如某千亿房企推出了“事业合伙”、“费用包干”、“成就共享”、“项目跟投”和“专项激励”等多层级激励体系后,业绩飞速发展,几年内迅速崛起。
据了解,他们推出合伙人、费用包干等激励制度之后,以前管理费和营销费4个点都打不住,现在管理费降到了1.5个点左右,营销费也只要2个点。实行包干制之后,大家都不敢乱花了,因为省下的都是区域的,超出部分就要从区域自身的奖金池里面扣。这样一来,区域也不敢滥用自己手上的权力。
03
从金字塔结构向任务导向型组织
打造微团队
▿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BiMBA商学院院长陈春花曾经说过,管理未来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赋能以激活人,好组织的管理方式是不断地激活人,让更优秀的人不断加盟进来。
这两年,合伙人机制的推出正在颠覆传统的组织架构。以万科为例,以往万科的组织架构是金字塔结构,在这样的管理架构下体现了权责,每件事情都可以找到相应的负责人,这样的组织体现了很强层级性的关系。
但现在,在万科的城市公司,这种架构正被任务导向型组织取代。例如,基于事业合伙人机制,北京万科变成了400、500个任务,公司只有一个任务,负责人只有一个,所有人围绕任务展开。也即传统的组织架构向任务导向型组织转变了,不同部门的人组成作战小组围绕任务展开工作。
在定任务方面,将事业计划分解到每一个团队的可视化过程,事业合伙人达成共识,形成承诺,统一行动;在考核方面,万科基于公司年度战略解码及季度行动举措,各个GT战团与公司合伙人委员会进行战略回顾,质询和对话。
其实,早在2年前就有房企提出过要打造微团队,所谓微团队也就是以完成某项具体任务为核心目标,依托项目管理方法论,打破专业职能壁垒,将来自不同专业的专家凝聚在一起,以专业而非权力作为运作机制,全力以赴完成既定目标的组织形式。
这种任务导向型的组织,一方面目标的价值性更高,大家都为了同一目标去努力,另一方面,在微团队中,没有绝对的领导,只有绝对的专业和理性。这样一来,团队成员之间原有的职位、权力距离都会被淡化,团队融合互补也会做得更好,提高决策合理性。
本文地址:http://www.cj8845.cn/100738.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